
1. 行业痛点
三大运营风险亟待解决
- 地形跨度导致监管盲区:索道常跨越山丘峡谷,支架间距超百米,90%以上运行段无法实时监控,物料位置全程”失联”。
- 超载作业引发安全隐患:简易索道普遍缺失称重装置,高负荷运输下货物重量无数据支撑,钢缆磨损加剧,倾覆风险倍增。
- 全过程定位能力缺失:现有设备仅支持局部观测,施工人员无法实时获取物料运输进度,依赖人工肉眼巡检,响应滞后率达70%以上。
2. 解决方案

全域智能监控系统
构建 “厘米级定位+AI安全防护+远程集控” 三位一体体系:
- 全轨迹精准追踪:采用北斗卫星RTK定位技术,实时捕捉运行小车的三维坐标、速度及时间数据,误差≤3cm。
- 五重安全保障机制:
- 动态防碰撞预警
- 上/下料区红外人员入侵识别
- 门架高清视频监控(支持远程视角调整)
- 承载索/牵引索拉力实时反馈
- 超载自动断运保护
- 智慧运维管理中枢:
• 新能源供电系统保障阴雨天气30小时续航
• 5G/4G多终端(PC/手机/大屏)实时传输
• 集中控制台实现全线设备一键调度
3. 核心技术
高鲁棒性定位技术集群
定位终端
- 北斗RTK差分定位实现厘米级精度(室外≤30cm)
- 军工级防护设计(IP67)抵御风雨侵蚀
- 轻量化机身(<1.5kg)适配动态作业环境
- 宽温域运行能力(-20℃~70℃)
差分基准站
- 全星座跟踪技术覆盖20km半径区域
- 工业级稳定性保障365×24h连续运行
- 双模式供电系统适应无电网场景
智能显示终端
- 定制化工业屏(湿度耐受95% @25℃)
- IP55防护抗粉尘侵蚀
- 壁挂/嵌入式双安装模式
4. 核心优势
四维竞争力矩阵
- 精度突破行业瓶颈:较传统定位技术精度提升10倍,彻底终结索道盲区监管时代。
- 极速部署能力:设备免调试安装(<2小时),蓄电模式支持无光源工况,地形适应率达100%。
- 全时域可靠性:基准站-20℃低温稳定运行,定位终端通过3米跌落测试,故障率<0.1%。
- 智慧物联生态:无缝对接既有索道控制系统,5G传输延时<100ms,运维效率提升300%。
5. 实战案例

典型应用场景
- 藏东南水电工程索道网
- 背景:17条索道跨越海拔3500m峡谷区
- 部署:安装32台定位终端+5个基准站
- 成效:
✓ 超载作业归零
✓ 运输效率提升55%
✓ 年维护成本降低210万元
- 沿海风电设备运输线
- 创新点:集成称重模块+拉力监测
- 成果:
✓ 钢缆过载预警提前30秒响应
✓ 台风季停机时长缩短80%
✓ 设备寿命延长2.3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