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玩意儿就是吊装现场的“电子保安”,也就是我们的吊装区域防入侵系统专治人员误入吊钩死亡禁区。传统靠人盯监控?别闹了!人眼会疲劳,粉尘一大屏幕都看不清。这套系统直接在高空吊钩旁架AI摄像头,24小时扫描下方区域,人车闯入秒级触发声光报警,还能自动喊话驱离。比如湘钢的炼钢车间,系统顶着1600℃钢水辐射和氧化铁粉尘,硬是把人工巡检漏检率压到0.3%,半年拦截了17次钢包吊运途中的闯入事故,把“盲吊变明吊,人防升级AI防”。
核心就靠机器视觉+边缘计算这对王炸组合:吊臂上装2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,AI模型用YOLOv5框架训练了80万张工业场景图——戴安全帽的工人、红色叉车、黄色警示桩全都能分得清。更绝的是自适应算法:强光下自动调HDR,粉尘天启动透雾模式,夜间切红外热成像,误报率压到1%以内。
信号处理也够硬核:检测到入侵物体后,系统0.2秒内联动三项操作——
冶金高危区最认它:炼钢车间吊运钢包,系统划分动态电子围栏,超温区域自动缩小警戒圈。武钢实测证明,钢水温超1600℃时防控半径从15米缩至8米,避免热辐射伤人。
港口装卸区刚需:宁波舟山港的40吨门机,摄像头裹着氟化丙烯酸酯涂层扛盐雾腐蚀,三年没误报。吊集装箱时AI自动识别拖车位置,司机省了70%伸脖子看盲区的动作。
桥梁施工救命用:沪苏通长江大桥架梁时,系统锁定吊装区禁止入内。有次工人抄近路穿越,离吊钩还有10米就触发强光闪烁,硬把他逼退回安全通道。
硬件全是工业级“硬骨头”:
省钱更保命才是真本事:
舟山港百吨卸船机:系统布控12个防区,有次强台风前工人抢修传送带,半身刚探入吊钩区就被AI锁定。声光报警+自动刹钩,把人从坠落的钢卷下抢回来。
宝钢炼钢车间:倒钢水时红外热成像突显人影,系统0.8秒联动钢包停运。事后查监控:新工人把安全通道当捷径,离钢水喷溅点仅剩6米。
武松高速架桥项目:夜间吊装预制梁,工人头灯失效误入禁区。系统触发强光闪烁+方位语音指引:“向东撤离5米!” 成功避免千吨梁体下惨剧。
从“人眼盯屏”到“AI联防”,吊钩下无人识别系统正重定义工业安全底线。某央企已试点融合数字孪生——点鼠标就能模拟吊物坠落轨迹,提前划定伤亡半径。在智能制造时代,少一次闯入,就是多十条人命。
上一篇:« 起重设备光纤金属结构在线监测系统:提前预警金属疲劳
下一篇:起重机应力监控系统:预警防断 »